"高烧40度不退,关节痛到无法走路——这种被蚊子叮咬后引发的疾病正在广东蔓延!" 近日佛山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超2600例,其中确诊478例配资炒股票,这是我国首次出现大规模本地传播事件。这个听起来陌生的疾病究竟有多危险?会像新冠一样人传人吗?
疫情速览:广东基孔肯雅热现状本次疫情传播媒介已确认为白纹伊蚊(俗称花斑蚊),形成典型的"人-蚊-人"传播链。与网络传言不同,广东省疾控中心明确表示该病不会直接人传人。
自2010年广东首次报告输入性病例以来,本次是规模最大的本地传播,日均新增病例仍处于上升趋势。
展开剩余63%警惕!这些症状可能是感染信号基孔肯雅热有三大核心症状:突发39-40℃高热(持续2-7天)、手脚小关节对称性剧痛(可能持续数月)、发病后2-5天出现的躯干斑丘疹。与登革热相比,其关节疼痛更剧烈;与寨卡病毒相比,则不会出现明显结膜炎症状。
典型病程分为三个阶段:3-7天潜伏期后进入急性期(1-12周),约20%患者会发展为慢性关节痛。云南防治所数据显示,早期使用解热镇痛药治疗可将慢性疼痛风险降低50%。
佛山45岁张女士最初将腕关节肿痛误认为风湿病,延误就诊导致症状加重。医生强调诊断关键在于"发热+关节痛+蚊虫叮咬史"三联征。广东省疾控提醒,孕妇、老年人等高风险群体出现症状后应6小时内就医。
科学防蚊四步法1.环境治理:每周清理花瓶、轮胎、空调托盘等积水容器
2.物理屏障:安装纱窗纱门,避免日出后2小时及日落前2小时户外活动
3.化学防护:选用含避蚊胺(DEET≥20%)或派卡瑞丁的驱蚊剂
4.高危防护:孕妇建议使用蚊帐,慢性病患者随身携带驱蚊贴
防控关键:阻断蚊虫传播链历史经验表明,清除1个蚊虫孳生地比治疗10个患者更有效。当前佛山已启动应急灭蚊响应,市民可通过12320卫生热线报告积水隐患。
记住三句要诀:清积水断根源配资炒股票,防叮咬保平安,早识别少遭罪。国家卫健委最新诊疗方案显示,科学防控下疫情有望在2个月内得到控制。
发布于:湖北省长富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